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我們的島】重返扁柏神殿
Jan 19th 2014, 15:25

742-1-12

陳佳利 陳添寶 / 採訪報導

十年前,泰雅族人心目中的扁柏神殿,第一次在電子媒體曝光。深藏在雪山山脈,台灣最古老、最密集的扁柏群落。位在大漢溪上游,石門水庫的集水區,為了水庫,幸運保留下來…

巨木不該被打擾,台灣的森林也已經全面禁伐。然而近幾年,卻一再發生檜木盜伐事件,我們的島與台灣生態學會懷著擔憂上山,希望能再次找到這片獨特森林,更盼望千年傳奇,安然無恙。

這將是一趟艱難的行程,雖然我們十年前曾經到訪,但想在雪山山脈再次找到扁柏神殿,彷彿大海撈針。

跨越湍急溪水,沿著溪流一路向上,數不清幾趟橫渡,上切點,是攀上崩塌地的考驗。驚險度過崩塌,腳下不再是一踩就掉落的碎石,而是鬆軟溫柔的苔蘚地毯,這裡環境潮濕,海拔高度大約1000公尺。中午一過,雲霧無聲包圍,上演一場場霧與樹的互動之舞。

海拔高度1300-2600公尺,上升水氣會在這一帶凝結成雲霧,傍晚沉降,形成雲霧帶,也是台灣雨量最多的地方,檜木就生長在這樣潮濕且陡峭的中海拔。

跨越湍急溪水,沿著溪流一路向上,數不清幾趟橫渡,上切點,是攀上崩塌地的考驗。驚險度過崩塌,腳下不再是一踩就掉落的碎石,而是鬆軟溫柔的苔蘚地毯,這裡環境潮濕,海拔高度大約1000公尺。中午一過,雲霧無聲包圍,上演一場場霧與樹的互動之舞。

跨越湍急溪水,沿著溪流一路向上,數不清幾趟橫渡,上切點,是攀上崩塌地的考驗。驚險度過崩塌,腳下不再是一踩就掉落的碎石,而是鬆軟溫柔的苔蘚地毯,這裡環境潮濕,海拔高度大約1000公尺。中午一過,雲霧無聲包圍,上演一場場霧與樹的互動之舞。

第一天,沒有找到十年前的營地,天色漸暗,緊急紮營。隔天,往稜線推進,沒多久,找到了當年隊伍的首夜營地,從前這是一處獵寮,許久沒有獵人來使用,唯一沒變的,是那株高大中空的檜木。

遇見這棵檜木,意味著找到神殿的機率,提高了。當年曾經到過神殿的工作人員拼命回想,嚮導評估地形,教授以扁柏習性做判斷,三方交相討論,希望找出精準的路。

摸索著消失的獵徑,越過雪山北稜,稜線東西兩側的森林,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靜宜大學人文生態學系副教授楊國禎說,1960年八七水災,1961年七二水災,加上1963年葛樂禮颱風,接連重創石門水庫,專家評估必須保住上游森林,於是從拉拉山到鎮西堡,大漢溪的上游列為保安林不能砍,於是雪山北稜的西側完好,東側蘭陽溪流域的檜木,卻都砍光光。

完全沒有路的情況下,撐過負重行進的考驗,在大漢溪上游,遇見一個山間湖泊,旁邊散落著罐頭、舊水桶,從前這也是一處營地,現在箭竹盤據,很長時間沒人來過。我們在這裡卸下重裝,尋找傳說中的巨木森林。

完全沒有路的情況下,撐過負重行進的考驗,在大漢溪上游,遇見一個山間湖泊,旁邊散落著罐頭、舊水桶,從前這也是一處營地,現在箭竹盤據,很長時間沒人來過。我們在這裡卸下重裝,尋找傳說中的巨木森林。

完全沒有路的情況下,撐過負重行進的考驗,在大漢溪上游,遇見一個山間湖泊,旁邊散落著罐頭、舊水桶,從前這也是一處營地,現在箭竹盤據,很長時間沒人來過。我們在這裡卸下重裝,尋找傳說中的巨木森林。

湖畔環境潮濕,每吋土地都長滿植物,複雜度高,許多植物與檜木共生,松蘿、昆欄樹、大隻掛繡球。楊國禎老師說,依據陳玉峰教授的調查報告,曾在一棵紅檜身上,發現82種植物。

和檜木作伴的還有不少動物,在根部樹洞裡,常常可以發現台灣山羊的排遺。這座森林因為難以到達,幾乎沒有研究資料,但根據一份棲蘭檜木林的調查報告,檜木林中曾觀察到30多種哺乳類動物,上百種鳥類,數十種爬蟲類與兩棲類,以及400多種昆蟲,檜木林撐起驚人的生物多樣性。

和檜木作伴的還有不少動物,在根部樹洞裡,常常可以發現台灣山羊的排遺。

和檜木作伴的還有不少動物,在根部樹洞裡,常常可以發現台灣山羊的排遺。

通常扁柏喜歡生長在平緩稜線上,樹皮較厚,又叫「厚殼仔」,紅檜則多生長在靠近溪谷的坡地,樹皮較薄,又被稱為「薄皮仔」。路上,一株扁柏與紅檜相鄰而生,彷彿神殿大門。

再往前走,神殿究竟在哪裡,還是沒有把握。嚮導張達宏將隊伍一分為二,規劃8字型的尋找路線,希望順利找到核心森林。行進間,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忐忑的,山神是否願意讓我們進入神殿呢?

當我們緩緩走向稜線最高處,扁柏越來越大,越來越密集。在這裡,時間彷彿靜止,連婉轉鳥鳴都停下了,周圍完全安靜,只聽得見自己的心跳。扁柏樹身透著淡粉紅,清雅恬淡,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當我們緩緩走向稜線最高處,扁柏越來越大,越來越密集。在這裡,時間彷彿靜止,連婉轉鳥鳴都停下了,周圍完全安靜,只聽得見自己的心跳。扁柏樹身透著淡粉紅,清雅恬淡,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當我們緩緩走向稜線最高處,扁柏越來越大,越來越密集。在這裡,時間彷彿靜止,連婉轉鳥鳴都停下了,周圍完全安靜,只聽得見自己的心跳。扁柏樹身透著淡粉紅,清雅恬淡,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

全球檜木有七種,主要分佈在環太平洋兩岸、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紅檜與扁柏則是台灣的特有種,歷經近百年的砍伐,目前只殘存在少數山區。而扁柏因為樹型直聳,香氣濃郁,價格比紅檜好,全台幾乎砍伐殆盡,這片檜木林是台灣僅存面積最大,林相最完整,同時也是最古老的老熟林。

楊國禎老師表示,人工造林的扁柏,生長速度一年大約0.4公分,而這片森林中,測量到的最大胸徑是2.8米,原始森林生長速度會比人工林還慢,推測這片森林應已千年。除了胸徑兩米以上的巨木,同時也有非常多不同年齡層的扁柏分佈,生長情形良好,結構完整,是非常健康的森林。

扁柏生長速度緩慢,胸徑50公分就要花上百年,這處森林歷經千年孕育才得以生成,如果不被干擾,可以順利地世代傳承,但踏查過程中,發現好幾處樹瘤被切下的痕跡。樹瘤與牛樟芝,市場上的兩大高價寶貝,造成巨木危機。一棵胸徑2.5米的欒大杉,盜伐者為了取得中空部位生長的牛樟芝,把整顆大樹給砍倒。

扁柏生長速度緩慢,胸徑50公分就要花上百年,這處森林歷經千年孕育才得以生成,如果不被干擾,可以順利地世代傳承,但踏查過程中,發現好幾處樹瘤被切下的痕跡。

扁柏生長速度緩慢,胸徑50公分就要花上百年,這處森林歷經千年孕育才得以生成,如果不被干擾,可以順利地世代傳承,但踏查過程中,發現好幾處樹瘤被切下的痕跡。

樹瘤與牛樟芝,市場上的兩大高價寶貝,造成巨木危機。一棵胸徑2.5米的欒大杉,盜伐者為了取得中空部位生長的牛樟芝,把整顆大樹給砍倒。

樹瘤與牛樟芝,市場上的兩大高價寶貝,造成巨木危機。一棵胸徑2.5米的欒大杉,盜伐者為了取得中空部位生長的牛樟芝,把整顆大樹給砍倒。

所幸,兩個現場都已經年代久遠,沒有新的盜伐痕跡,比起容易抵達的檜木林,這裡多了距離上的保障,這份安全卻也隨時可能消失。

從新竹縣尖石鄉的鎮西堡,到桃園縣復興鄉的拉拉山,包括扁柏神殿,這裡的檜木林因為位在石門水庫集水區,而劃設為保安林,難得的保留下來,然而2013年6月,行政院通過水保法修正草案,將原本水庫集水區應全區劃為特定水保區,不得開發的規定,修改成「需特別保護者」才劃入。

原本特定水保區佔山坡地的78%,法令一改,將縮小到只剩16%,一旦開發上山,核心森林將失去緩衝帶的保護。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表示,水保特定區的解除,在商業利用上山之後,珍貴的扁柏森林,將受到非常嚴重的開發壓力,局面非常危險。

楊國禎老師則擔憂,中海拔地區最陡峭,雨量最大,容易崩塌,加上颱風豪雨不斷等極端氣候的危機。原本檜木用漫長的生命,一、兩千年、甚至三千年,保護我們的土地,現在砍伐了,平安符瓦解,未來土石流只會層出不窮。

楊國禎老師則擔憂,中海拔地區最陡峭,雨量最大,容易崩塌,加上颱風豪雨不斷等極端氣候的危機。原本檜木用漫長的生命,一、兩千年、甚至三千年,保護我們的土地,現在砍伐了,平安符瓦解,未來土石流只會層出不窮。

楊國禎老師則擔憂,中海拔地區最陡峭,雨量最大,容易崩塌,加上颱風豪雨不斷等極端氣候的危機。原本檜木用漫長的生命,一、兩千年、甚至三千年,保護我們的土地,現在砍伐了,平安符瓦解,未來土石流只會層出不窮。

上山時,不確定能否找到它的忐忑心情,在見到它的那一刻,平靜了,它依然平安,是這趟行程最大的收穫。

準備離開,濃霧隨之升起,霧鎖神殿,巨木隱身,祈禱它們平安,持續守護腳下大地。

※【重返扁柏神殿】播出時間
1/20(一) 22:00首播 1/25(六)11:00重播
※ 我們的島播出時間:每週一 10pm,ch13 公共電視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 本文同步刊登於「我們的島」部落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xxmk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