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專題報導】
七年級生的小健,今年30歲出頭、未婚、在嘉義土生土長,現在與家人同住,捧的是公家鐵飯碗。小健第一次投資的股票是作數位相機的普立爾(後來併入鴻海集團),投資的時間點剛巧遭逢美國九一一事件後,他買進一張普立爾,花了4萬1300元,買下之後,股市向上漲,幾個月後,小健所持有的普立爾,每張價值就來到8萬多元,賺了超過1倍。
小健回憶說,小時候每到中午12點,母親叫他把電視打開,新聞節目的最後都會播送一幕幕的股市成交行情,在耳濡目染下,讓他對股票投資一直有份嚮往。直到他20歲,也就是五專畢業那年,就由母親陪著到證券公司開了股票投資帳戶,做為他自己的成年禮,也「開工」買了人生第一張股票,就是普立爾。
小健透露,他在普立爾賺了1倍時,父親曾建議他把股票賣了,獲利了結,但他看到當時班上同學買的數位相機,就有普立爾牌的,於是選擇繼續抱下去,一路抱到2006年底普立爾併入鴻海。到了2007年,小健手上的普立爾轉換為500多股的鴻海股票,小健說,由於當時他不熟悉鴻海是什麼樣的公司,於是選擇將500多股鴻海股票以零股出脫,出脫的價格為每股240元,總值超過12萬元。也就是說,小健這人生的股票第一戰,獲利超過2倍,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讓他對股市投資信心百倍。
小健說,現在因為有了薪水收入,除了投資股票,他也買基金,但基金只占一成,股票仍占九成。
小健表示,就像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他喜歡投資自己感興趣及身邊周遭熟悉的事物,比如他天天都要講手機,所以也投資電信股,如台灣大;也因為他喜歡研究海外回台掛牌的公司,所以也投資航運股F-慧洋,結果都讓他再嘗甜頭。
小健學的是企管,在學校修過會計學和投資報表的課,他把所學運用在股票投資上。例如有回他研究了F-慧洋的財務報表,覺得該公司的負債比太高,就以股東的身分寫了電子郵件給公司,提出他的疑問,隔天F-慧洋就回信給他,雖然回應的內容無法完全令他滿意,但他認為這家公司在與投資人的互動上,仍令人欣賞。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