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課,我從來不舉手發問,第一擔心自己問的是笨問題,被同學暗暗恥笑,自尊心受損,第二是覺得只有自己有這個疑問,浪費別人的寶貴上課時間,所以有問題時大部份都硬生生吞下去,下了課再問同學或糊里糊塗算了。
這是一種很糟糕的學習方式,但在台灣,九成五以上的人和我是一個樣,可怕的是我們竟然都畢業了!
不過班上總有兩三個同學是經常舉手發問的,大概占人口數的百分之五,屬於稀有品種,每堂課他們總是有問題要提問,不過「討人厭」的是,他們一問就是十幾二十分鐘,有時候來來回回還占了一整堂課的時間,「耽誤」到正常的課程進度。沒有發問的學生心裡想著的是「今天這堂課算是白上了,什麼也沒學到。」
如果沒有考試或升學,不必趕進度,這樣的提問是對的,真正回到學習的根本。有學就要問,有問就要找到答案,找不到答案就要辯論,學習的樂趣在此,可是在台灣學生的學習過程裡,竟然是愛發問的人變成討厭鬼。
埋頭苦幹,是致命缺點!
等到多年後做主管以後,我終於了解老師們的心情,當你開口問大家有沒有意見時,結果是靜默一片,鴉雀無聲,開會時常會碰到這樣的尷尬景況,第一個浮上我心頭的OS是「沈默會殺死人」,最後迫於無奈只得一一點名,詢問同事有沒有話要說。
所以當課堂上有人勇敢舉手提問題,對老師而言,那真是打破尷尬的救星,老師當然要傾囊相授,「浪費」其他同學的時間。
在學校時,我們拿到課本就背、看到數學題目就套公式,好像所有知識都是用來應付考試,而不是用來思考、辯證或用在生活中。現在到了職場,主管給一個指令,我們只問要做什麼,很少問為什麼要做,做了對公司有什麼好處,不做對公司有什麼壞處,好像上班唯一可以對得起自己領的薪水只要做事就對了。
可是這種同事,卻是我最害怕碰到的同事;而更令人害怕的事是,習慣不問原因就埋頭苦幹的人占多數。
★ 有錢人財富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想對、做對,其實你也辦得到!……mor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