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大燈改裝也有一年了,LED還是沒有發現光衰現象~
但在跑過無數次西濱林道級XC路面,有一個小透鏡還是不敵摧殘掉下來了(如果右手安分點都照速限是不太可能會壞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http://ppt.cc/Aux-iLED四代遠近大燈)
用PVC墊圈固定還不是最牢固的方式,所以我用SOLIDWORKS 畫出我要的墊圈的3D圖檔~
請廠商幫我加工,就完成了更可靠的鋁合金墊圈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有請廠商幫我做2種顏色,用這固定會更穩而且散熱效果也更好
按這裡檢視圖片
新的6.8cm大散熱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單邊近燈由20W(2顆LED)變成30W(5顆LED),發光效率從原本的100lm/w (20W to 2000lm)提高到140lm/w(30w to 4200lm)左右
左右全開就破萬流明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LED排列非常自由要怎麼排都可以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以下是做個切線高低測試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調越近感覺會越亮,一般切線調整在15公尺就很夠用了
測試OK之後就可以來安裝囉~
開箱~~~~JET POWER EVO 新版燈殼
按這裡檢視圖片
(因為LED燈組變比較大所以反射面也要大一點才裝得下~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一樣把它烤開囉~(簡單方法:拿一個紙箱2支吹風機,吹5分鐘螺絲鬆開邊邊慢慢挖就可以打開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將反射面差下來把散熱座合上去看看有沒有問題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步驟就是先放前座
按這裡檢視圖片
放個墊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注意要放斜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然後鎖上散熱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完成~直接鎖垂直的話會照太高,所以最好是向下6度做補償,之後原廠燈殼調整螺絲可以調的空間比較多~
按這裡檢視圖片
然後燈組這邊做定位孔,確保LED水平不會跑掉(DEBUG 1)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定位螺絲(補充:大燈照射角度還是用原廠燈殼的調整螺絲調整喔)
按這裡檢視圖片
然後為了在熱與亮度之間平衡,我決定將LED的功率由10W降到6W,也就是電流從3A降到2A
然後增加LED的數量,用60%功率去驅動LED達到最佳效益(使用LED也都升級二代CREE XM-L2,10W亮度為1198流明)
按這裡檢視圖片
合上燈組確認水平
按這裡檢視圖片
然後風扇可能會將粉塵吹入燈殼內,就用在五金賣場隨便買的塑膠蓋解決(DEBUG2)
按這裡檢視圖片
先對在燈殼描好要割的框
按這裡檢視圖片
然後割好就可以套上去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蓋住縫隙,可上膠或是貼膠布使他更密合
按這裡檢視圖片
含LED燈組的樣子,角度跟防塵都做好就可以裝上去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把驅動電路都接上固定,一共6個驅動器要好好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再把燈殼蓋回去就完成LED大燈組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完成iLED 7H/L 30/42W(單邊)遠近大燈組!!!
60W近燈一共是8400流明!!! 84W遠燈一共是11480流明!!!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14顆LED好像有點多呵呵
按這裡檢視圖片
點亮正面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近燈30W*2 壓降1V
按這裡檢視圖片
遠燈42W*2 壓降1.3V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開大燈只按超車燈就只會點亮4顆遠燈24W 壓降0.3V
按這裡檢視圖片
單邊近燈是30W 加上驅動總功率是 33W左右
單邊遠燈是42W 加上驅動總功率是 46.2W左右
接下來是夜晚測試光型囉~
1.沒有開燈(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2.原廠小燈(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3.LED 大燈 近燈30W*2 (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4.LED 大燈 遠燈42W*2 (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測試二
1.原廠小燈(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2.LED 大燈 近燈30W*2 (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3.LED 大燈 遠燈42W*2 (ISO 100 f/2.8 1秒 )
切線上方溢光主要是燈殼反射的部分,非LED燈組也非燈殼反射面造成的,是不會刺眼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3.LED 大燈 超車燈12W*2 (ISO 100 f/2.8 1秒 )
按這裡檢視圖片
第五代使用鋁殼後外觀變得更為精緻,尺寸也更一致,還有散熱性也變得更好,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下方不再是透明PVC可以透光,切線溢光有些許增加(不過還是在歐規規範<0.6lux-25公尺以內)
按這裡檢視圖片
就站在正前方往LED大燈直接看過去是不會刺眼的,也因為多顆LED排列降低W數使正視LED燈的輝度下降,不會說光集中在一點很刺眼
按這裡檢視圖片
五代iLED大燈組 這次遠燈部分也不採用反光杯,採用新的XM-L專用15度均光型透鏡(DEBUG3)
使遠燈亮點更柔和,范光更均勻,剛試跑130縣道心得是改善以往遠燈光斑過於集中,改善對比度過大的現象~
按這裡檢視圖片
以上就是這次新做的LED大燈組,雖然不能直上一般H4燈殼,但是能確保LED最佳亮度跟光型的品質!!!
CREE的高效能LED果然還是要用60~70%的功率去讓他發揮最佳的性能!!!
有興趣有問題都可以提出我都可以為你解答喔~~~
打完收工繼續路測囉~
------------------------------------------預告------------------------------------------
最近市面上很常看到CREE 25/30W COB H4大燈組,我也搞一組來玩了~
下禮拜會拿來跟iLED大燈組 PK一下,順便看看效果如何^^
打完收工~~~
按這裡檢視圖片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