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火化場操爐員黃炯恩(右)、張德慶,每年至少送上千具大體走完最後一程。 記者黃福其/攝影 |
「無論達官貴人或平民百姓,到這裡都是亡者,毫無分別!」新北市殯葬處三峽火化場資深操爐員黃炯恩、張德慶,每天在火化室送亡者昇華離世,兩人說:「好好送完人生最後一程最重要。」
三峽火化場有12爐、13位操爐員,每人每年火化上千具大體,黃炯恩、張德慶是其中一組黃金拍檔,班長黃炯恩還負責火化場外場調度、打點進爐流程;張德慶是業餘修爐高手,高超的技術讓僅10年壽命的火化爐硬是多用7年,至去年爐具從燒柴油改為燒瓦斯,才專心操爐。
「這行難免被側目,但工作總要有人做;家屬的感謝,就是最好的安慰。」黃炯恩說。
每年親手火化上千具大體,黃炯恩常被詢問有無靈異事件,連火化冒黑煙、要不要挑時辰、有沒有撿過舍利子都有人好奇。
他說,舍利子較像骨頭和陪葬品火化混合的結晶物,火化冒黑煙其實是棺木內的陪葬品引發,「大體和陪葬品混著燒,陪葬品殘渣容易黏住骨頭或混入骨灰,無法剔除,對亡者很不好!」
黃炯恩解釋火化過程,進爐後約20至30分,頭部先會與身體分離,將頭蓋骨剷到旁邊,再用鐵扒繼續燒化軀體和四肢。他第一次操爐,從探視鏡看到頭蓋爆裂、腦漿四溢的驚悚畫面。
張德慶也說,火化時間長短要看大體條件;退冰不完全、罹癌或陪葬品太多都會影響。癌症亡者因打太多抗生素或做化療,罹癌部位特別難燒,須移動爐火促燃;女性較嬌小、骨質密度較低,燒起來比男性快。
憑一把鐵耙、鏟子,每天不斷彎腰剷扒和觀測火化狀況,黃、張眼睛和腰椎都有職業損傷,但他們說:「這是做功德,再累都值得。」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